第 43 章 投誠從此無心愛良夜,任他明月下西樓……

0 Comments

第43章 投誠 從此無心愛良夜,任他明月下西樓……

最後謝大當家還是頗為拘謹地坐在了溫家會客的大堂內, 若不是門外還守着幾十個彪形大漢的話,謝大當家想她應當會更自在些。

自謝大當家進門,溫秉初的視線就沒從她身上挪開過, 她落座于會客廳, 溫老爺子本沒怎麽待見她, 可謝大當家一番話說出猶如平地炸雷,使得溫老爺子給下人一個眼神,讓他們奉杯茶來。

謝大當家道:“我這可是真心投誠,溫家必須得與我定好協議才可。”

“我奇峰寨曾有三萬兩千人, 如今因與狗皇帝的兵打了這麽久的仗, 寨子裏的兄弟死了近乎萬人, 可實際上,剩下的兩萬多人中,至少有五千人是老弱病幼的。”謝大當家道:“我們一直如家人般擰成一股繩, 若不是為了這五千手無縛雞之力的兄弟們,也不會願意聽溫家差遣。”

她當初在山上說的也是如此。

之前奇峰寨便以巨石峰為正面, 将寨子裏的弱者藏在了長角峰, 如今龍魚湖那邊上山的路已經被踏平了, 長角峰裏的人盡數死光,可每個嶺上還有家眷。

她寨子裏的兄弟姐妹們也有老人小孩兒,他們在寨子裏生活了百年,俨然是個大家庭,為了吃飽過好可以打家劫舍,自然也能為了身後所愛之人投身義軍。

謝大當家與溫家提的要求, 便是溫家一定要在四十九城內安置好這五千多人,讓他們有的住,有的吃, 還有活計可以生存,不必藏身于奇峰山中,随時可能被趙氏的兵偷襲身亡。

溫老爺子自然是同意了謝大當家的要求,這實在不算過分,他溫家不是蠻不講理之輩,若那剩餘的一萬多山匪當真願意為溫家所用,山匪自然就是将士,将士家眷他們必然好生相待。

謝大當家道;“口說無憑,我要你立字據。”

溫老爺子欣然應允,讓人找來了紙筆,謝大當家口述,溫老爺子便寫。她想得周到,連她奇峰山上的牛馬羊群,雞鴨鵝圈都說了進去,只談戰馬與兵器可予溫家,但牛羊家禽都得歸奇峰寨所有,他們得以此維生。

溫老爺子一邊寫一邊點頭:“謝大當家能有此心改過向善,實乃百姓之福。”

謝大當家撇嘴心想什麽改過向善,她也沒覺得自己之前是惡,無非是他們單打獨鬥與趙氏兵做鬥争,到頭來得不償失,不如依附溫家,借溫家的手報奇峰寨的仇。

是山匪去打,與是溫家的兵去打,名頭上他們都不在意,只是若他們是山匪,寨子裏留守的人不好安頓,也不夠安全。

溫老爺子寫了三頁紙,加在一起幾百個字,謝大當家提起紙眯着雙眼仔細看了半晌,看不出個所以然來。于是她将字據遞給了溫秉初,道:“你來替我瞧瞧。”

溫秉初知道她不識字,接過字據看了一遍,還給謝大當家便是這字據沒問題。

“行,得了你的話,我便信你。”謝大當家道:“但如今趙氏兵接連攻打奇峰山,我們不能撤走,否則奇峰山周圍幾城都得遭殃。這幾日我回去讓寨子裏的兄弟們收拾收拾,把家裏人安頓好了,老爺子你也給你大兒子去封信,讓他派兵來奇峰山,我親自領他兵隊駐紮龍魚湖外圍。”

謝大當家将字據折好放于心口,說完這話便深深朝溫秉初看去一眼,她抿嘴笑了笑,一揮手頗為潇灑道:“走了!”

見謝大當家要走,溫秉初不顧溫老爺子的眼神徑自跟了過去,兩人出了溫府,溫秉初才開口:“你方才說的那些話,沒有對你自己的安排。”

謝大當家疑惑回頭,溫秉初皺眉:“你将寨子裏的女眷小孩兒都安排妥當,那你自己呢?你也是個女子,總不能穿着铠甲上前線打仗吧?”

謝大當家道:“為何不可?我奇峰寨雖願意投靠溫家,但不代表老子沒權利了,我做如此大的犧牲,你大哥不得給我個一官半職當着?”

溫秉初抿着嘴,半晌才道:“危險。”

“不怕,要死打了這麽多次,早就死了。”謝大當家咧嘴笑了笑,見溫秉初欲言又止的樣子,便道:“不然你娶我?我與你嫂子一般在你溫家府上做友善的好妯娌,那就不用上陣殺敵了。”

溫秉初眉心輕皺,謝大當家的笑容也慢慢淡了下來,她擡手摸了摸鼻子,翻身上了馬,一句作別的話都沒有便快馬離開了溫府前。

溫秉初望着謝大當家逐漸遠去的身影,胸腔忽而湧上一股難以言喻的酸澀感,方才的沉默叫他莫名生出了愧疚之情,亦有些懊惱。

矛盾于心口糾結着,溫秉初不覺得謝大當家是個能藏于深院中的普通婦人,她若也是那般靜巧的女子,在他眼裏也無亮眼之色了。

可他也不想謝大當家駕馬揮劍去上陣殺敵,世道雖亂,還不至于要她來扛下重重危險。

溫秉初覺得謝大當家可憐,她作為女兒時無父兄疼愛,稀裏糊塗當上了山匪頭子,背負了諸多責任,至今獨身一人,竟将生死看淡,堅韌是她的特色,但不該成為獨色。

“阿初。”

溫秉初回頭,見溫老爺子站于門前神色凝重地望向他,方才謝大當家雖與溫秉初沒說幾句話,但顯然二人之間關系斐然,必定不是普通相熟那麽簡單。

于溫老爺子而言,他有一個兒子在前頭抛頭顱灑熱血已經夠了,溫秉初自幼習文,安分于室娶一個賢良的妻子,生兒育女,這便是最好的結果。

可從前馬都不會騎的溫秉初,曾偷馬強出肅坦城,連夜趕至奇峰山,為的恐怕就是謝大當家。

溫老爺子不想溫秉初走歪路。

溫秉初垂眸沉默了許久,忽而啞着聲音開口道:“爹,我想去找大哥。”

“你是想去找你大哥,還是想去找姓謝的姑娘?”溫老爺子一眼就将他看穿了。

溫秉初沒給确定的回複,他也不知自己心裏究竟是如何想的,從他在府中辦滿月酒的那日聽到謝大當家可能已死時起,他便早已從此無心愛良夜,任他明月下西樓了。

奇峰寨投靠溫家的消息很快于四十九城內傳遍,悅城的大街小巷裏也都在談,最近茶樓內說書先生的嘴都說幹了,盡是他在奇峰山下小鎮內的友人帶來的消息,被他添油加醋又說了幾番。

言梳沒料到謝大當家當真這麽敢為,但也非完全沒有如此猜想。

那日她在紅葉坡,聽見謝大當家半跪着林若月說的那番話時,言梳就在心裏想過謝大當家口中重大的決定或許就是如此,但那個想法很快被她否認了。

奇峰寨立于奇峰山上百年,一直都是山匪,如何忽而湧來的一股忠義為民之心,言梳不得而知,但謝大當家的為人倒的确在她心裏又高了幾分。

“我也想成為那樣的人。”言梳對宋闕道:“像謝大當家那樣,自有原則不破,又率性灑脫,這世間少有女子能活得如她這樣。”

“皆是過往人生造就。”宋闕道:“也少有女子與她一樣,自幼就在山寨裏長大,見慣生死,還能從容不迫。”

剛還在談謝大當家的事,言梳便被客棧窗外的一聲糖葫蘆給吸引了視線,她雙肘撐在窗沿邊朝外探出半截身子,揚起手中兩枚銅錢向賣糖葫蘆的老頭兒買了根。

言梳先是咬了一口,發現不酸,還很甜,便笑盈盈地将糖葫蘆遞到了宋闕的嘴邊,眼神示意他嘗嘗。

宋闕看向咬了一口的糖葫蘆,上面還有淡淡的齒痕,糖衣裂開,露出面白的山楂肉。

再擡頭看向言梳,她嘴角粘了一粒糖粒,許是宋闕的目光盯了許久,言梳似有察覺,伸出舌頭于嘴角一勾,便将那粒紅色如相思豆大小的糖粒含進嘴裏。

粉舌舔過嘴唇,泛着瑩潤的微光,等她咽下後對宋闕道:“很甜的,你嘗嘗嘛。”

宋闕輕輕眨了一下眼,滿腦子都是滿山半綠半紅的楓葉,與落霞映照山崖旁,言梳那膽大妄為的一吻。

從那日起,她就沒再叫過他師父了。

言梳說到做到。

以往她也會總盯着宋闕看的,只是現在更明目張膽了。

似乎是楓雪山上她親吻宋闕時宋闕沒有推開,而親吻之後兩人下山宋闕也并未對她漸漸冷淡,這給了言梳足夠的自信與勇氣,她心裏篤定宋闕也一定是喜歡她的,只是宋闕考慮的比她多。

言梳不是一味只知愛戀,宋闕是神仙,他會早她一步回去山海,在宋闕離開人間之後,言梳還要修煉也不知多少年才能趕上他的步伐,入山海封仙。

聽他說,他的好友譚青鳳成仙就花了幾萬年的光景,言梳原先在人間月閣中吸了許多靈氣,又吞了宋闕的三口仙氣,自然省去了修煉前耗時最長也最為麻煩的化身人形這一步驟,可這不代表她接下來便能很快入道。

宋闕的猶豫不決,更證實了她的猜測。

見宋闕不肯吃,言梳也不強迫,自己一口一口将糖葫蘆吃光。

客棧一樓沒幾個人,言梳吃完糖葫蘆就揮着折扇給宋闕扇風,宋闕手裏捧着一本書遲遲沒能翻頁,他被言梳的眼神盯得一個字也看不進去,這本書竟比《開國志》還要讓人味同嚼蠟。

每當宋闕擡眸時,就能看見言梳亮瑩瑩的雙眼彎彎地對着他,她毫無所覺,還低聲道;“你繼續看嘛,我替你扇風。”

宋闕心想,這風倒是越扇越讓人心中燥熱了。

索性隔壁客棧的說書先生将他在這股難以言喻的糾結中解救了出來。

言梳今日沒去聽書,那說書先生居然趁着休息的時間跑來客棧與她閑聊,分享了第一手得到的消息。

“我先前聽姑娘說,你認得溫家二公子?”說書先生問。

言梳沒忘了扇風,只是視線從宋闕臉上挪開,落在窗外說書先生的身上,點頭道:“是。”

“那你可有何消息知道溫二公子為何要去前線打仗嗎?”說書先生又問。

言梳一怔,聲音拔高:“溫公子去打仗了?!”

“你不知?”說書先生哎喲了一聲:“我這都沒敢編好故事說出去呢,就怕瞎傳了回頭城主又得找我麻煩。這也是我在肅坦城的同行說的,說是溫家二公子與父親争執了幾個時辰,最後收拾東西去投奔溫将軍了。”

溫将軍便是溫秉賢了。

言梳也不解:“可,可為什麽呀?溫公子不會武功……”

上了戰場,他或許連自保都是問題,空有滿腹經綸,也無用武之處的。

說書先生搖頭:“不知。”

二人又聊了許久,直到茶樓那邊派人把說書先生喊回去了,言梳才揮手作別,心中奇怪,喃喃自語:“溫公子是讀書人,馬也不會騎的,怎麽能去那麽危險的地方呢?難道他……他是為了謝大當家嗎?”

“宋闕!”

自言梳不再看他時,宋闕就已經投入書中了,忽而被叫了一聲,他猛然擡頭看去,見言梳興奮地問:“溫公子是喜歡上謝大當家了吧?”

宋闕還未達,言梳便問:“那他們兩情相悅,會成親嗎?是夫妻的話,這輩子都不會分開了吧?”

宋闕動了動嘴,言梳又道:“若是如此,真叫人羨慕。”

最終,他的聲音卡在喉嚨裏,欲言又止的話還是吞下了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