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5 章 寶玉卷(6)

0 Comments

寶玉卷(6)

寶玉沒心思同林姑父說笑,三言兩語将剛才發生的事情同林如海細細說來。

林如海聽了寶玉所言之事,心中一驚,覺得非同小可:“早就聽得蒙古欲犯我邊境,沒想到他們動手竟如此之快。若是我大周同梁國關系一朝破裂,蒙古借道梁國邺城,攻打我大周北域,的确是再容易不過的事情。事不宜遲,咱們現在就走,先同聖上說明情況。”

說罷,林如海起身更衣,帶着寶玉連夜面聖,禀告此事。

皇帝對寶玉很是欣賞,感念他數次為朝廷立功,又聽寶玉願意前往北部前線,對抗蒙古,當即便将寶玉破格提拔,由原先的武德将軍擢升為骁勇大将軍,配合大軍出征蒙古。

賈政知道賈環所做之事十分震怒,先是開了宗祠将賈環從族譜除名,又以賈環為反面典型将府中弟子好一番教育。

得知寶玉欲上前線,賈菌、賈芸等人均道願意随軍,賈政心中甚慰,榮府在京中的名聲也越發好了起來。

出征之前,皇帝叫了國師占蔔大軍行程,國師雲,寶玉原是天上仙人,而今學成功夫,為助陛下而來。占蔔所得上上吉兆,大軍在三年之內收複邊境十二州。

臨行之前,皇帝宣寶玉入宮,問他可還想要求什麽恩典。而今元春盛寵,榮府光鮮,家中事事順遂,寶玉倒也不擔心他們,只一樣……

“臣姑家有一幼妹,素來聰慧,打小與臣感情深厚,如今一走,很是放心不下,望陛下多加關照。”

皇帝早就聽過黛玉的事跡,聞言便笑道:“那孩子朕見過,的确是個好姑娘,前些日子,嘉妃膝下的小公主病重,還是請了她來醫治,小公主在轉危為安。”

皇帝一道旨意下來,黛玉便被封了縣君。

黛玉作為林尚書之女,正值妙齡,才貌雙全,且在外素有嘉名,而今又封了縣君,得到了朝廷的認定,成了京中豪門媳婦的熱門第一人選,提親的都踏破林家門檻兒。

寶玉走後,孫紹祖被查,數罪并罰,流放東北;賈政連升兩級,做了工部員外郎;賈珠也結束了外放生活,調回了京中翰林院。

而今賈珠歸來,賈蘭本想奔赴前線,最終被李纨以“年紀太小”為由留在了家中。王夫人有兒孫日日承歡膝下,對寶玉的挂心也淡了幾分。

進了正月後,天氣越發冷了起來。好在大軍連連有捷報傳來,不光打贏了蒙古的先頭進攻部隊,還深入腹地,收複了原被蒙古掠走的五個州城。

寶玉在家書中也道,北地苦寒,自打入了冬後,更是缺食少藥。大軍宜靜不宜動,正安營紮寨,等開春以後再行進攻。好在對方也被大周軍隊打怕了,早就龜縮城中,閉門不出,倒也省了不少力氣。

秋爽齋中炭火燒得極是暖和,黛玉被探春請來做客,一進屋子就解了披風,笑道:“外頭都說,你們府上俱是習武之人,幾位姑娘都是身懷絕技,大冬天裏破開河凍游水想來也使得,怎麽屋裏燒得這般暖和?”

探春無法,只得親自起身給黛玉了一杯涼茶,笑道:“老祖宗剛走,她年紀大了,經不住冷,我才叫人把屋子提前燒得暖和些,卻不想林姐姐是再不怕冷的。”

黛玉将那涼茶一飲而盡,道:“你這丫頭,就是多話。今兒找我過來,可是有事?”

探春将寶玉家書遞給黛玉:“不是什麽大事,林姐姐且看看,看完了也與我拿個主意。”

黛玉一目十行看完寶玉寫來的家書,蹙眉道:“軍士們在前線的确不易,這糧食還好,只是我聽得,萊城已經爆發時疫。他們跟那邊又挨得近,要說解這時疫,有幾味藥旁的地方難尋,倒是我們藥王谷還有些多,正好運去。”

二人約好啓程時日後,探春謝了又謝。

黛玉心中挂念北地戰事,不欲多待,辭了賈母那邊來請用膳的鴛鴦後,便同探春告辭出門。

探春一路将黛玉送至西門,見到門有一青衣公子靜立等候。

探春對着黛玉抿嘴一笑:“我和四妹妹前兒還說呢,京裏頭提親的人怕是要踏破姑父家門檻兒了,也不知道姐姐到底喜歡什麽樣兒的,是高的?瘦的?有才學的?還是有爵位的,卻不想這就有了。”

黛玉紅着臉往探春腮上一擰:“不許胡說,這是我師弟,四王妃的表弟。李湛,還不過來見過三姑娘?”

李湛對着探春作揖道:“在下李湛,問三姑娘安。師姐臉皮薄,姑娘莫要打趣。”

探春捂着被黛玉擰過的臉頰,抱着黛玉胳膊,在後者耳畔小聲道:“林姐姐要知道,我二哥哥可是想你想得緊呢,你若是不中意這個師弟,也不喜歡外頭那些公子們,不如考慮考慮做我嫂子。”

黛玉氣得在探春身上拍了一下:“你這丫頭,再這麽打趣我,我可就不來了。再說而今前線吃緊,家中父母一心挂念北地戰事,我也一樣,哪裏還能在乎這些兒女之事?”

探春看黛玉雙腮帶赤的樣子當真好看得緊,也忍不住伸出手來摸了摸黛玉臉頰:“時候不早了,姐姐先回府吧,記得出發之時務必将我帶上。”

黛玉回府時候,林如海正在書房同戶部尚書商議軍需運送。賈敏叫人熱過三遍飯菜後,林如海才姍姍來遲。

黛玉見得父親愁眉不展,想想也知道是什麽緣故。

“我也聽說,萊城已經爆發時疫,這湯藥之中,需得藍山草一味作為藥引。這草在藥王谷中并不是什麽稀罕物件,在旁的地方卻是難尋。我師父他素來有仁義愛國之心,跟寶玉也相熟,今兒我已同三妹妹說好,後日動身,去藥王谷中尋些草藥過來,早些送到北地帥府,也好解燃眉之急。

林如海到底還是擔心黛玉安危:“你一個女孩子家,瞎跑些什麽?不如你修書一封,我派人前去,省得你們幾個姑娘奔波勞苦。”

黛玉道:“既是有求于人,自當奉上十二分的誠意,且谷主素來傲氣,不是誰去都能讨來藥草的。父親莫要擔心,我和三妹妹去去就回。再者,前線将士們在那裏厮殺,我在京中總想着為他們出分力,難得有此機會,爹爹就應了我吧?”

林如海嘆氣,他已經挑好了幾個青年才俊給黛玉相看,可看黛玉似乎對這些事情并不上心,一顆心都撲到了自己事業上。

賈政給寶玉規劃好了一條出仕之路,可奈何寶玉一心向武,好在而今總算熬出了頭。林如海也給黛玉規劃了一個繁華錦繡的未來,可這姑娘一心撲在醫書上頭,半點都不開竅。

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,全身心投入其中,忘卻自我,也算是不枉一生了。事到如今,林如海也只能先對着女兒妥協:“一路當心。”

“這個自然。”黛玉會心一笑,對着林如海玩笑道,“不知道等到寶玉他們大捷歸來,朝廷會不會也給我頒個勳章。”

林如海:……,想什麽呢?

大帳內,寶玉接到迎春家書,王夫人做主,遣散了寶玉房中的不少姑娘。

當年賣珍珠(襲人)雖是死契,花家恢複元氣後,跟賈府求了恩典,将珍珠接了出去,嫁了一個財主。晴雯因着刺繡手藝極好,被黛玉相中,去了林家一處繡鋪當中幫忙打理。麝月被珍珠哥哥看上,聘到家中為妻,秋紋碧痕一對姐妹花兒被溫遠伯庶長子看中,買到府中做了通房丫頭……

王夫人遣散丫頭的事情,母親婁氏在信中也同賈菌提過,賈菌小心地看着寶玉臉上神色,見他臉上不見怒色才放心下來。

重活一世,寶玉對這些房中丫鬟本就少了好些興致,加上開戰在即,更是心中不定。

昨日,有個跛腳道人來大帳化緣,還說是同賈二爺有前世之緣,指名要見寶玉。

那道人臨走之際,留下一道符來:“看二爺神情,似是有些不得安枕,若是能點了這符配着百合香安置,想來能得一夜好夢。”

同賈菌一同用過宵夜後,寶玉鋪床就寝,雖然心中不信,思慮過後,還是将那道士所贈之符同百合香一并燃了,誰承想這一覺竟然又回到了九重天上。

雲海渺渺當中,寶玉對着寶鏡仙子作揖道:“許久不見仙子,寶玉在此有禮了。”

寶鏡仙子颔首道:“今兒過來,所為何事?”

寶玉道:“難得今日有緣,得見仙子,想同仙子一問,我朝北境之戰,可得全勝?”

寶鏡笑笑:“這個我可不知,不如你過了這片雲頭,去後頭找武曲星問問,他大抵是知曉的。”

寶玉匆匆離開後,寶鏡身旁的紅衣老人嘆出聲來:“這神瑛侍者,不過一月未見,竟連老夫也不認得了。”

寶鏡道:“侍者下凡歷劫,借了睡夢才來到此處,不認得月下老人也屬尋常。他日等到侍者返回天庭,叫他去你那裏好好賠個不是也就是了。你若還是氣不過,便給他這世姻緣多些坎坷便是。”

月老笑道:“這樣也好。”

(寶玉卷完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相關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