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紅色
隆冬臘月的時候,田家村裏辦了件喜事。
青梅竹馬長大的表兄妹,本來是兩情相悅,頂頂好的一對。奈何做父親的貪財自私,把原配虐待致死不說,對這個女兒也是十分苛刻。後娘更不顧繼女的死活,要做那棒打鴛鴦的惡人。
沒想到一朝生變,夫妻二人皆因意外而死,反倒成全了這對有情人。更有村人竊竊私語,這對夫妻本身就有龃龉,此番意外,竟然是他們互相殘殺……
這姑娘也實在溫良,平日裏她爹爹如何待她,村裏人有目共睹,但她該孝順的還是孝順,打不還手罵不還口,從不忤逆長輩。聽說爹爹出了意外,還生生昏了過去,守靈更從不怠慢,跪了整整一天一夜……
雖沒有守孝三年,但服喪百日也情有可原,一個孤女畢竟不好獨自生活,早早嫁人的确應該。
那表哥也是個有情有義的,二十有三了未娶親,說是要等表妹出嫁才死心,這番變故,簡直是老天爺在疼惜他們二人。
村人無不感嘆,今後,可算他們苦盡甘來了!
清清站在人群裏,聽着周圍前來賀喜湊熱鬧的村民閑談,聽起來,大家似乎對這樣的結局都樂見其成。
她身後一個纏着頭巾,抱着小孩的婦人尤其感慨:“可算有這天了!春丫頭這孩子我從小看着長大,從前是多伶俐活潑的孩子,被那姓田的養成如今這副木讷樣!”
旁邊一個聲音粗粝的婦人接了話:“可不是嘛,那胳膊那腿兒,瘦得跟蘆柴棒似的,見人也是問好,旁的一句不說,跟只鹌鹑似的膽小……倒是可惜了那張好臉。”
“你別可惜了,”纏頭巾的婦人嗤笑道“這丫頭好日子還在後頭呢!杜桐生此次秋闱……”
“竟是中了?怎麽不曾聽說!”
“急什麽!中是沒中,但聽說去趕考,結識了濟州的一位老翰林,那老翰林對他可是贊不絕口,說他不出三年,定能奪個舉人。”
接話的婦人咋舌道:“那可真了不得……但我怎麽聽說,田春原本還不想嫁他的……”
頭巾婦人又笑了:“王姐姐,我看你是糊塗了……”
話還沒說完,人群陡然嘈雜擁擠起來,有孩童興奮地跑跳大喊:“新娘子來了!新娘子來了!”
衆人你推我擠,争相踮起腳伸長脖子往外看。清清身量矮,再怎麽踮也無濟于事,她只能勉強從人縫中瞧見紅色的衣角一閃。
身後先前閑談的兩個婦人倒是看得十成十,聲音沙啞的婦人驚嘆道:“好精致的嫁衣!那花紋,那式樣,田春不過一個孤女,竟這麽舍得下血本?”
“哼哼,此先我正想說這個,”頭巾婦人哼笑道“阿春和桐生二人本有娃娃親,你可曉得?”
“曉得,曉得。”
“這是張氏極力撮合的,她重病在床那段時日,怕自己就這麽去了,二人婚事會有意外,就早早就準備了布料,還藏了些細軟給女兒,以備将來。”
這些顯然就是秘辛了,聽者十分驚訝:“張氏是真的有心了,這麽說,這嫁衣是姑娘自己日後慢慢縫制的?”
“那可不是!張氏當年一手繡活可是頂好,春丫頭就是她手把手教的。”
“啧啧……張氏确實是個賢惠人,哪像後來那個……”
“呸!提到她我就來氣,窯子裏出來的下賤貨,她剛來那會兒,我家老鄧……”
清清已經沒有興趣再聽下去,她加快了腳步,随着人群擠進了杜家的院子。
杜家房子比田家寬敞了不知道多少,此時張燈結彩,檐下挂着紅綢,窗上貼着剪紙,一派喜慶。
壩子中央,在喜娘的高聲唱祝中,新娘子正由新郎攙扶着,提着裙擺,小心翼翼地跨過火盆。幾步遠的檐下,張嬸和杜父坐在椅子上,望着款款行來的新人,樂得合不攏嘴。
而婚禮的主角之一杜桐生,和天底下所有的新郎官一樣,望着新娘的眼神含着無數柔情蜜意,雖強自鎮定,但微微僵硬的肢體透露了他的激動與欣喜,平日裏文雅俊秀的臉龐漫上一抹紅潮。
“真是一對璧人!”
人群中不知是誰感慨着,這句話,清清今天已聽了許多遍。
一拜天地……
二拜高堂……
夫妻對拜……
衆人紛紛湧上前對二老祝賀,道喜聲不絕于耳。喜娘攙着新娘子朝喜房走去,引得幾個頑皮的孩童一路跟随。滿地的谷豆,滿眼的紅色,正是煙火人間最最熱鬧的時刻。
清清在這份熱鬧裏駐足良久,悄悄地跟着新娘進了喜房。
房內依然是滿目的紅色,但隔絕了外面的嘈雜,是另一方小小天地。榻上灑滿了花生紅棗,阿春端坐在花生紅棗中間,雙手放在膝頭,袖口露出蔥白的指尖。
如同天底下任何一個美好的新娘,正忐忑地等待她的良人。
良人還沒等到,等來了一個好奇的姑娘。
“阿春姐姐,你今天真好看。”
阿春分辨出這是清清的聲音,她笑道:“你這丫頭淨會說好話,我蒙着蓋頭,你怎麽曉得好不好看?”
清清也笑嘻嘻的說:“阿春姐姐平日就很好看,今天要給新郎官看,當然只會更好看。”
阿春循着聲音的方向,伸手輕輕掐了她一下:“小丫頭片子,等你将來嫁人了,看我怎麽羞你。”
清清搖搖頭,雖然她知道對方并不能看見:“那還早的很呢。”
“不早啦,過了年,你也十四了……”
“十四又怎麽樣,師父也還把我當小孩子呢。”
“那清清也覺得自己是小孩子嗎?”擱着蓋頭,阿春的聲音有些悶悶的“告訴姐姐,有沒有中意的小郎君呀?”
清清嘟囔着:“沒有……什麽中不中意的,我都不曉得那是什麽。”
“就是,會經常想他,”阿春輕輕地說,如同呓語一般“想要他也這麽想你,會想跟他在一塊兒,會為此做很多事情。”
而她為杜桐生做了太多事情。
有的事他知道,但更多的是他不知道的。
比如,他單知道前年初春,她穿着單衣,在剛化凍的河邊洗衣裳,惹得他萬分心疼,卻不知道那天她家中水缸本是足的。
他單知道,那次撞見她一個人在樹林子裏抹淚,在他反複追問下才透露爹爹要将她嫁給旁人,讓他怒火中燒,誓要護着她周全。卻不知道她為了這次巧遇,在林中守了一早上。
每次他來家中拜訪,柳姨總會找借口出面攀談,他走後,柳姨又會拐彎抹角地朝她打聽關于他的事,她佯裝天真,都一五一十說了,這些事,她從未向他提起。
青耳菇上市,爹爹上山采了許多。她與他閑談,故意抱怨家中養的兔子誤食了一些,結果死了好幾只。他果然有興趣,問了許多細節,她都據實以告,至于兔籠離竈房那麽遠,青耳菇如何能被誤食,她卻從不提及。
過幾日,爹爹要獨自去泰安鎮賣菇了,腿腳不便,又連日大雨,道路濕滑,萬一路上有不測……她蹙着眉頭,眼角含淚,将心中忐忑都訴與了他,經過他好一番拍撫安慰才肯平靜。
後來變故陡生,她一下子成了沒爹沒娘的孤女,看不到前方路在何處。她撲到他懷中梨花帶雨:“桐生哥哥,我只有你了,你不能丢下我。”
得到了對方肯定的答複,她只把頭埋得更深了些。等他試探着撫上她的臉,她又輕輕避開,如受驚小鹿一般啜泣:“你可不許說話不算話……”
想到這裏,她在蓋頭下的紅唇勾起,羞澀地笑了。
他說話算話,娶了她,而她,終究是沒看錯人。
她絕不會看錯人……
他是那樣好,從小就溫和知禮。小時候他們一處玩,他就已對她處處維護,百般照顧,會為了她呵斥那些平日在村裏無法無天的混小子。
他為她出頭,她噙着淚撲到他懷中,語無倫次地表達對他的心疼,仰頭看他的眼神裏全是依戀。
他将那份依戀看了個明白,他為此享受,她是知道的。因此她不吝于一次次扮演一個柔弱無助的可憐姑娘,而他,亦從未叫她失望。
這份溫柔,得她全數占有,別人一點也不能分。
即使中間有過一點小小的差錯,但是沒關系,她很快就讓他做出了選擇。
他做了對的選擇,所以如今她穿着嫁衣坐在這裏。
實在是人世間最圓滿。
她的桐生哥哥,她的良人。
她的,夫君……
“阿春姐姐,”她聽到身邊的姑娘輕輕的說“嫁給他,你開心嗎?”
她現在開心得快瘋掉了!
但她只能笑着說:“哪有問新娘子這個的。”
清清卻又問了一遍,帶着異于以往的執拗:“我只是想知道,你開不開心。”
她依然微笑:“自然是開心的。”
她還想說些什麽,清清卻笑嘻嘻打斷了她:“那就好!我就希望阿春姐姐開開心心的,如果以後有什麽,你就來觀裏找我,我替你出氣!”
她握住清清的手:“好妹子,不瞞你說。我小時候一直想要個妹妹,就如你這般可愛的那種。”
清清反握住了她:“我也一直想要個師姐,溫柔脾氣好可以和我玩的。奈何師父一直只有我一個徒弟,到頭來,我反而做了別人的師姐。”
阿春被逗樂了,噗嗤一聲笑出來。
清清摩挲着阿春的手,只見十指纖長細膩,還塗了鮮紅的蔻丹,不禁贊道:“姐姐的手真好看……咦,這袖口花紋好別致,是自己繡的麽?”
阿春羞澀地說:“是啊,我們貧苦人家哪有錢置辦成衣,就這點花樣,我繡了好幾年。”
清清定定地看着她:“姐姐繡工真好。”
阿春道:“事關終身,自然要用心些。”
清清又道:“與上次那條帕子比起來,簡直看不出是同一人所出。”
新娘又笑了,她低低地嘆道:“傻姑娘……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清清離開喜房的時候,外面已經開席好一會兒了。
席上都是些平常農家菜色,但勝在新鮮爽口,清清卻毫無胃口,她拿過桌上的酒壺,不顧桌上旁人的異樣眼光,為自己斟了滿滿一杯。
酒是新醅的,顏色渾濁,漂着一層浮沫,清清靜靜地飲,也靜靜地打量幾步外,正挨桌給人敬酒的杜桐生。
杜桐生一身喜服,比起平日裏的溫雅穩重,更添了幾分風流倜傥。他已經飲了不少,臉上有些許潮紅,但仍與人談笑風生,腳步不見淩亂。
好一個意氣風發的新郎官。
清清默默地看着,想到他做的那些事,只覺得荒謬至極。
田朗不知道柳氏是假孕,這一點,在雙星引煞陣的那晚,她和師父都有了猜測。因為能最大程度激發亡魂恨意的法陣,竟不能讓田朗對柳氏作出任何攻擊。
他不僅不恨她,甚至對她有歉疚,因為他在山上遇見了從山坡跌落而雙腿骨折,奄奄一息的柳氏,便動了歹念,脅迫囚禁了她。
趁人之危也好,虛與委蛇也罷,從始至終,柳氏想的只有逃離。但奈何身體虛弱,僅憑自身氣力僅能勉強到村口,銀錢更被田朗搜刮走,她只能求助于人。
沒有人願意幫助她。
淳樸善良的農婦,聽了她的哭訴會啧啧感慨,但轉頭就與旁人笑她自作自受,本來就是風塵裏的下賤東西,能安安穩穩跟了人,還有什麽不知足的。
老實勤勞的莊稼漢子,承諾願意幫忙,又為難地表示自己這樣做除了得罪人,沒有任何好處,除非……
直到她被趕來的媳婦甩了巴掌,被叱罵忘不了老本行,責令離她男人遠些,她才恍恍惚惚,死了心。
不是沒有嘗試過獨自逃走,她拼盡全力,最遠也僅僅到了村外的密林,田朗看她看得緊,很快就追上來,她只能承受他滔天的怒火。
田朗不肯給她治腿,只肯讓她用些健體的藥,她不知道自己雙腿什麽時候才能好,也許一年,也許永遠。
就在她快要認命的時候,她看到了上門拜訪的杜桐生。
這個村中人每每談起,都贊不絕口的青年,文雅俊秀,溫文儒雅,最重要的,是他非常的心善。
她如同溺水之人夠到了浮木,不敢再貿然開口,只想慢慢試探他對她的态度,如果他并不對她避之如蛇蠍,也許還會有希望……
他果然如傳聞的一般溫良,待她一直都很客氣,在她屢屢找借口搭話的時候,也表現了十足的耐心溫柔。
但他終究還是拒絕了。
他說:“既來之,則安之。”
“現在已經很好,您要知足,不要有不必要的奢求。”
他還說了什麽,她不記得了,她只知道這次的打擊是前所未有。
因為她愛上了他。
在這樣的境地,以這樣的身份,在她恍恍惚惚繡了一張有桐樹的帕子後,她終于絕望地意識到,她愛上了他。
他愛的是那個所謂的繼女,而她絕不會讓他們如願。
假裝懷孕,勸說田朗嫁女,她會想辦法拿到彩禮,到時候就算不能遠走高飛,哪怕事情敗露,她也絕不後悔。
直到繼女去尋父,她一人在家,那個溫雅的青年再一次叩了她的門。
他說:“機會難得,我助你逃離此地。”
他說:“路途遙遠,此去珍重。”
他說:“我聽阿春說你需定時服藥調理身體,我去幫你取一碗來。”
後來瓷片破碎,藥汁四濺,她在痛苦喘息中看見了一個個幻影,壓着她,欺辱她,那是過去最折磨她的回憶。
極度痛苦間,她聽到青年在喃喃自語。
“我本來是想讓你走的。
“可是她不喜歡。”
她的一生就到這裏。
這些畫面在幻陣中一一浮現,師徒三人皆默然不語。
柳氏的魂魄早已超生,他們本無媒介得知這些,但那日,清清在柴房撿到手帕後,悄悄撕了一角。
她不僅看出上面有桐樹,還有柳樹,于是多了個心眼。這麽粗劣的針腳,怎會出自一個早早就開始在家中幫忙的貧家姑娘之手。
喜帖已經送到手上,師父說,這件事他不會再管,他們來這西南小鎮近十載,為的是平靜安穩,萬不可節外生枝。
但她非要偷偷來這一趟,叫自己死心。
新房內,一身朱紅的新娘掀開蓋頭,露出如畫的眉眼,紅唇輕啓,柔柔地說:
“她本不該想這些東西,是她活該。”
清清不記得自己怎麽走出的房門,只覺得這農家臘酒着實淡,她如飲水一般飲了一杯又一杯,還沒咂摸出酒味。
等杜桐生敬到他們這一桌時,她已經微醺半醉了。
衆人紛紛起身道喜,她也搖搖晃悠站起,送上了酒杯。
“祝新人……永結同心。”
她喃喃地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