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落定 他曾說過的不讨厭,其實就是喜歡……
引魂鳥飛出林間, 口銜着一道淺光,如玉棋自己說的那般,她不是死了, 她只是變成了一對棋子而已。她原先就是棋子, 能有一段化身成人的時光已然難得, 索性這些記憶都不算好,忘了也就忘了。
言梳問宋闕:“如若玉棋不是死了,那引魂鳥帶走的是什麽?”
宋闕道:“若是以魂魄來定,玉棋姑娘的确不在人世了, 但以她的原身來定, 這對棋子還在。”
也就是說, 日後這對棋子若能再得造化,化身成人,也不會是玉棋, 沒有玉棋的記憶,不是她的相貌身體, 甚至是男是女也未必, 說到底, 玉棋還是沒了。
顧秋沒在林子裏久留,引魂鳥飛走之後他便告辭離開了,只是走時他的臉色有些難看,眼神晦澀難懂,言梳沒能與他說上一句話,只見顧秋背上的劍不知落在何處, 他竟然也沒顧上,匆匆消失。
顧秋忽而想起玉棋說過的一句話,她說他這樣行走江湖看似自由, 其實是被他認定的自由所束,他就像是一片飄零的落葉,沒有歸根,心無安處,只能算是漂泊,不能算是自由。
顧秋十多年行俠仗義,總是他去救別人,難得有人救他,玉棋在他心中的分量實在不低。顧秋在湖邊與玉棋分別後曾想過,他或許這輩子也忘不掉這個三番五次救過他的人,可這個人卻為了另一個人犧牲性命。
說到底,玉棋之死,是他造成的。
顧秋也在想,如若玉棋沒遇見他呢,若是他們在巷子口初遇時,玉棋看見他害怕得轉身就跑了,他雖可能重傷不治身亡,但至少不欠任何人的,也不會害了玉棋一條命。
殺手是沖他而來的,事實上就是他拖累了玉棋。
非他所殺卻因他而死,顧秋于心不忍,也于心有愧。
一切意外的相遇與意外的結局,都是因為他要祭拜故人的衣冠冢,闖入了鏡花城而已。
顧秋離開鏡花城時有些渾噩,竟不知不覺走上了官道,那群官兵攔住他問話時顧秋的腦子還一片嗡聲,直至那群人讓他離開了,他才恍然反應過來,那把曾經陪着他十幾年的佩劍已然丢在了小山丘的竹林外,他也不再想去撿回了。
行走江湖本無目的,顧秋從來都是走一處算一處,若不是被人追殺,他也不會四處躲藏。
他順着一個方向走了多日,途經一條山林岔路口,顧秋騎于馬上,見一群官兵在那兒揮着手道:“前方山體滑坡,不易通過,若有想去琸城的趁早繞路!”
一句琸城叫顧秋恍惚間想起來這裏是什麽地方,難怪他一路都覺得眼熟,他望着官兵所站之處,這條路如樹枝分叉,他站在下端,望着前頭兩條完全不同的選擇。
顧秋憶起自己年少輕狂時也從這條路上經過,當時有個江湖俠士在前引路,他問顧秋是否向往江湖,顧秋說他自幼看的畫本就是行俠仗義一類,他當然向往。
那人身騎高馬,鬥笠下的臉上有一道不深不淺的刀疤,那人指着前方的路道:“那你往那邊走,南山派,無極宗,南堂世家皆在那處,不久後有江湖人将在望月觀比試,小兄弟去湊湊熱鬧吧!”
許是那人就是顧秋心中所向往的大俠模樣,所以他毫不猶豫就往那邊跑了,那條路往南,正是如今顧秋腳下的一條。
被封路的琸城是顧秋每個月與爹娘趕集會去的地方,而左邊那條蜿蜒的小路,正通向他從小長大的桃源鎮,那個鎮子的後山一片果林,盛産瓜果,顧秋記得他爹娘就是果農,每日都将瓜果拉到路邊賣給過往的行人俠客。
顧秋走時,爹娘正争執不休,為了那一兩塊銅板,早已分了家,誰也沒看他。
如今歸來,也不知二人是否還在。
若是以前,哪怕顧秋從這條路上經過他也不會想要再回去看一眼,今日封路,就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一次契機,顧秋扯了扯駿馬的缰繩,迎着盛夏的風,調轉方向,馬蹄踏入了那條蜿蜒的小道。
兩岸群花襯綠柳,未入桃源,已然果香。
桃源鎮的瓜果的确很有名,那地方土地肥沃,養出來的果子比別的地方要甜上許多,夏季是吃桃的季節,可上等桃子在運輸過程中難免容易磕碰,唯有富人家的桌案上才能放上幾個完好無損的蜜桃。
京都金家院子裏,金夫人的小腹高高隆起,因為嘴饞想吃桃子,金老爺立刻命人買了許多回來。
金夫人的桃子還未吃上嘴,便聽見門外家丁大聲喊道:“老爺!夫人!大少爺回來了!大少爺回來了!”
金夫人手中的桃子滾落地面,她連忙起身,險些閃了腰,金老爺扶着她道:“夫人慢些!風兒回來了我讓他來見你,你可別動了胎氣,再過一個多月就該臨盆了。”
京都裏有許多人都說金夫人是老蚌生珠,金世風回來時也聽了許多,他充耳不聞全部無視,一路風塵仆仆跨入金家大門,并未第一時間去見金老爺與金夫人,還是金老爺特地去他的院子裏見他的。
金老爺見到金世風時,金世風就坐在房內,手中捏着一個香囊,那香囊是府裏丫鬟佩戴的樣式,而挂在金世風床頭的那個,是玉棋的。
“風兒回來啦?玉棋沒和你一道嗎?”金老爺道:“我這就讓人把玉棋接回來,風兒你也太任性,總丢下她。”
金世風聞言,握着香囊的手逐漸收緊,眼眶微微泛紅,深吸一口氣喃喃道:“是,我總是弄丢她。”
金老爺一頓,也不知要與金世風說些什麽好了,自金夫人有孕之後,金世風便離家大半年,父子之間也有了嫌隙。
金世風忽而起身,拿起行禮收拾起衣裳來,又不顧金老爺的臉色,對外招呼了兩名丫鬟與他一并收拾,其中不少是玉棋曾經留在這兒的。
“風兒這是又要出門呢?”金老爺嘆了聲:“你娘馬上就要臨盆了,你在家多留兩個月吧。”
“那是你與娘的孩子,不是我的孩子,我留下來做什麽?”金世風說着,不顧金老爺的臉色道:“其實你們有了第二個孩子也好,你們好好培養他,我也不打算再回金家了,不過爹你放心,我不是徹底與金家斷了往來,我會承諾以往說過的,将金家發揚光大。”
“風兒你……”金老爺沒料到金世風會說這般絕情的話,回想起金世風重病的那幾年,他與金夫人一直都在瞞着他吃藥懷孕,金老爺便覺得心中有愧,于是問道:“風兒你要去哪兒?”
金世風将那攥在手心的香囊放入懷中,目光沉沉地望向床面鴛鴦戲水的繡紋,這床被子是他與玉棋大婚當日鋪的,後來一直都是玉棋住在這個房間裏,他在外花天酒地不着家,也從未睡過這張床。
現下想來,金世風只覺得這是玉棋對他的懲罰。
也是,詩文裏說浪子回頭金不換,可他做了那麽多錯事,不是回頭了就必然會得到原諒的。
“爹,你知道玉棋原是哪兒的人嗎?”金世風問。
金老爺道:“聽賣她的那個婦人說,她原是雲登國的人。”
“嗯,我想也是。”金世風的話叫金老爺雲裏霧裏,等丫鬟收拾好了東西,金世風順便帶了幾張銀票,離開院子時對金老爺道:“我去雲登國了,與您報備一聲,恐怕短時日內不會回來了。”
“你去雲登國做什麽?!”金老爺大駭,去雲登國別說是短時日內,恐怕一個來回至少也得十餘年。
“我聽人說,雲登國多金多銀可少顏色,那裏的人不會織錦,不會做衣,我金家的織錦絲綢舉國聞名,色彩豔麗可保幾十年不退,前往雲登國這一路途徑多處小國多珠寶礦石,那些東西在他們那裏不值錢,在靖國卻值錢得很。”金世風道:“我以絲綢換金銀,他們樂意,我也樂意。”
“這生意可以讓旁人去做,況且雲登國那裏多危險,風兒你的身體素來不好,就算……就算要去,也等玉棋回來了,帶她一道,她在,我與你娘也放心些。”金老爺說罷,金世風回頭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。
他看得出來,他爹并未極力挽留他,金家放棄了他,所以金世風更不願說,他早些時候找大夫診脈,其實折磨他多年的病症已經好了。
幾個月前,金世風是在鏡花城中的客棧醒來的,客棧二樓靠窗邊的地方,宋闕坐在那兒看書,言梳則靠着矮椅一直盯着他的房門,在見到金世風的那一瞬,臉色意外的難看。
金世風腳下虛浮,他還沒開口說話,言梳便神色僵硬道:“玉棋走了。”
這句話才将金世風的回憶勾起,他想起來玉棋夜裏給他熬了藥,可天不亮卻背着行囊離開了,他當下沒追出去,一氣之下将藥碗中的湯藥喝完,而後便迷迷糊糊睡着了。
這是金世風腦海中的回憶,可他總覺得差了些什麽。
金世風沒想過玉棋當真會離開自己,竟然為了一個不過見了幾次面的江湖人,抛下了他,也放棄了金家少夫人的身份,重點是,抛下他。
所以當時金世風故作逞強,滿不在乎道:“走了便走了。”
言梳意外他這般淡然,只是頗為氣惱地哼了一聲,轉身跑去拉着宋闕的手,不等宋闕将那本《望都夜十二卷》看完,便與他一道離開。
金世風總想着自己身體不好,沒有出門,也對一切失了興致,直至三日後他沒見玉棋回來,便斷定玉棋怕是不會回來了。
那日他坐在客棧二樓,望着街邊的積水,問給他倒茶的小二:“三日前的早間,是不是下過一場大雨?”
小二說是,金老板你回來之後沒覺得哪兒不舒服吧?淋了雨也沒叫大夫來看。
金世風愣愣的,完全沒有這段記憶,于是他又問:“城外湖邊,是不是有一方涼亭?”
小二點頭:“對對,您想游湖?”
金世風搖了搖頭,他不想游湖,他甚至都沒去過城外湖邊,可有些東西就像是長在了他的腦海中,他都親身經歷過一般,偏偏金世風什麽也不記得了。
後來他讓大夫來診脈,大夫說他一切都好,金世風不可置信,又找了周圍幾個名醫來看,事實就是,他的确病愈了。
他在鏡花城将未談定的生意談完,又去了餘下幾座城池。
一日午夜夢回,金世風想起一些畫面,刀光劍影,瀕死窒息,于是他汗涔涔地從床上坐起,忽而憶起玉棋曾說過:“日後當真有何原因,我不能繼續留在夫君身邊照顧你了,我也一定會在臨走前竭盡全力,讓夫君健健康康的。”
那天晚上金世風像是魔怔了般,臨夜收拾行囊調轉回京都,他想他不能放過玉棋,他得找到她,追回她。
他想告訴玉棋,他以後不會再欺負她,也不會允許旁人欺負她,他會對她好。
金世風再度跨出金家時,篤定了日後再也不回來的打算。
不就是雲登國嗎?玉棋能從那裏來到京都,來到他的身邊,金世風想他也一定可以離開京都,前往雲登國尋到對方。
哪怕她不在雲登國,她與那個江湖人四處游蕩,金世風也要追過去。
玉棋所去之處,就是他所去之處。
他要把金家的織錦絲綢帶到天涯海角,讓她處處可見,讓她時時想起他,那樣等他們再見之時,金世風能對玉棋說出自己一直不曾坦誠的感情。
他曾說過的不讨厭,其實就是喜歡的意思。